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 本书内容包括城市森林规划的背景、本体论、规划的维度、规划的过程、规划的方法、实证研究等,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可以为城市森林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乡绿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是一本兼具开创性、理论性与实践指导性的著作。
系列名:中国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术文库
作者:温全平 编辑:孙惠玉 ISBN:978-7-305-06930-7
出版时间:201005 字数:427 定价:49.8
开本:16开 页数:304 装订:平装
版次:1 CIP分类号: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城市森林规划的背景、本体论、规划的维度、规划的过程、规划的方法、实证研究等,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可以为城市森林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乡绿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是一本兼具开创性、理论性与实践指导性的著作。

目录

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绪论(1)
1.1研究背景(3)
1.1.1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范式演变(3)
1.1.2城市森林的兴起与发展(7)
1.1.3城市森林规划发展概况(10)
1.1.4对城市规划的反思(13)
1.1.5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反思(18)
1.2研究目的和意义(21)
1.2.1满足城市森林规划工作需求(21)
1.2.2弥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不足(21)
1.2.3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22)
1.3研究方法(22)
1.3.1实证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22)
1.3.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22)
1.3.3系统研究方法(23)
1.3.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23)
1.4研究内容(23)

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25)
2.1城市森林规划实践(27)
2.1.1欧美城市森林规划案例评述(27)
2.1.2中国城市森林规划案例评述(30)
2.2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34)
2.2.1实质性规划理论(34)
2.2.2程序性规划理论(41)
2.3城市森林规划相关实践及研究(44)
2.3.1开敞空间体系——百年回响的声音(44)
2.3.2生态网络——寻求自然保护的新途径(46)
2.3.3绿道建设——平衡人与自然的世纪探索(46)
2.3.4精明增长与精明保护——一种新的思维模式(47)
2.3.5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47)
2.4研究结论(48)

3城市森林规划本体论(51)
3.1概念诠释(53)
3.1.1城市森林的定义(53)
3.1.2城市森林的特点(56)
3.1.3城市森林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57)
3.1.4对规划的认识(59)
3.1.5城市森林规划的定义(62)
3.1.6城市森林规划的实证性与规范性(64)
3.2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城市森林分类(65)
3.2.1现有城市森林分类方法述评(65)
3.2.2现有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67)
3.2.3分类总体思路及原则(67)
3.2.4城市森林分类“二分法”分类方法(68)
3.3城市森林规划的类型和内容(74)
3.3.1两种规划方法(74)
3.3.2城市森林规划的类型(75)
3.3.3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77)
3.3.4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77)
3.3.5城市森林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79)
3.4相关规划、学科及理论基础(80)
3.4.1城市森林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80)
3.4.2城市森林规划相关学科及理论(83)
3.5本章小结(86)

4城市森林规划的维度(89)
4.1城市森林生态位势论(91)
4.1.1生态位理论(91)
4.1.2城市森林生态位(92)
4.1.3城市生态场势(93)
4.1.4城市森林生态位与城市生态场势的作用机制(93)
4.2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森林规划的维度(94)
4.2.1城市复合生态系统(94)
4.2.2城市森林规划的维度(94)
4.3城市森林规划的环境生态维度(96)
4.3.1环境生态维度的涵义(96)
4.3.2城市森林的环境生态功能(97)
4.3.3基于环境生态维度的城市森林结构(98)
4.3.4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104)
4.4城市森林规划的视觉景观维度(106)
4.4.1审美的哲学基础与视觉景观评价(106)
4.4.2中国城市森林视觉景观现状(107)
4.4.3城市森林宏观视觉景观(109)
4.4.4城市森林中观视觉景观(113)
4.4.5城市森林微观视觉景观(114)
4.4.6城市森林视觉景观规划(116)
4.5城市森林规划的游憩活动维度(117)
4.5.1对城市森林游憩活动的认识(117)
4.5.2影响城市森林游憩活动的因素(118)
4.5.3城市森林游憩空间单元与结构(119)
4.5.4城市森林游憩功能的深度开发(121)
4.5.5城市森林游憩规划(123)
4.5.6阿克苏城市森林游憩网络规划(124)
4.6城市森林规划的经济维度(126)
4.6.1城市森林规划经济维度研究的必要性(126)
4.6.2基于经济维度的城市森林的特性(127)
4.6.3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129)
4.6.4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森林建设的影响(130)
4.6.5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本收益分析(131)
4.6.6城市森林经济价值的实现(133)
4.6.7城市森林建设的投融资模式(134)
4.7本章小结(136)

5城市森林规划的过程(139)
5.1生态规划思想与规划过程的演变(141)
5.1.11960年代之前的生态规划思想(141)
5.1.2对1960年代纯粹理性规划思想的批驳(142)
5.1.3理性规划思想的再发展(142)
5.2城市森林规划的作用力及其表现(144)
5.2.1城市森林规划中的三种力量(144)
5.2.2三种力量在城市森林规划中的作用(145)
5.3城市森林规划的阶段(146)
5.3.1现状调查与分析(146)
5.3.2确定规划目标(147)
5.3.3制定规划方案(148)
5.3.4方案评价与选择(149)
5.3.5实施规划(151)
5.3.6规划实施、管理与监督(152)
5.3.7规划反馈(152)
5.4城市森林规划的过程组织(153)
5.4.1理性过程规划及改进(153)
5.4.2城市森林规划双循环结构过程(154)
5.5本章小结(155)

6城市森林规划的方法(157)
6.1遥感和GIS技术在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应用(159)
6.1.1GIS的描述功能(159)
6.1.2GIS的预测和分析功能(160)
6.1.3三维GIS的应用(161)
6.1.4GIS应用的关键问题(162)
6.2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方法(163)
6.2.1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的概念(163)
6.2.2评价目标(163)
6.2.3理论依据(163)
6.2.4评价指标体系(164)
6.2.5评价技术路线(164)
6.3城市森林空间布局方法(167)
6.3.1面向游憩活动维度的系统层次规划方法(167)
6.3.2面向视觉景观维度的形态规划方法(168)
6.3.3面向环境生态维度的生态规划方法(169)
6.3.4面向经济维度的控制指标规划方法(169)
6.4城市森林规划中的植被规划方法(170)
6.4.1植被规划的两种倾向(170)
6.4.2影响植被规划的因素(171)
6.4.3城市森林总体规划中的植被规划方法(171)
6.4.4城市森林详细规划中的植被规划方法(173)
6.5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公众参与(173)
6.5.1城市森林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概念(174)
6.5.2城市森林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174)
6.5.3城市森林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层次(175)
6.5.4城市森林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技术(176)
6.6城市森林规划的指标体系(177)
6.6.1建立城市森林规划指标体系的必要性(177)
6.6.2城市森林规划指标的现状(178)
6.6.3构建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80)
6.6.4城市森林规划指标体系的构成(180)
6.7城市森林规划的评价(189)
6.7.1城市森林规划评价概述(189)
6.7.2城市森林规划评价的类型(191)
6.7.3城市森林规划评价的方法(191)
6.8本章小结(193)

7城市森林规划实证研究(195)
7.1上海绿化系统规划分析及优化策略(197)
7.1.1研究概况(197)
7.1.2比较分析结论(199)
7.1.3上海城乡一体化绿化系统规划优化策略探讨(202)
7.2新疆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解析(205)
7.2.1项目概况(205)
7.2.2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6)
7.2.3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内容分析(206)
7.2.4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成果(212)
7.2.5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213)
7.3无锡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214)
7.3.1研究概况(214)
7.3.2环境生态维度适宜性评价过程(214)
7.3.3环境生态维度适宜性评价结果(217)
7.3.4无锡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总结(223)
7.4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植被规划(224)
7.4.1项目概况(224)
7.4.2城郊生态敏感区及其特点(224)
7.4.3现状分析(225)
7.4.4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226)
7.4.5规划内容(227)
7.4.6植被规划成果(228)
7.5上海市宝山区生态专项建设管理示范基地规划(229)
7.5.1项目概况(229)
7.5.2规划内容简介(229)
7.5.3规划成果与总结(239)
7.6本章小结(239)

8结论与展望(241)
8.1本书核心研究内容(243)
8.2研究结论(244)
8.3创新点(247)
8.4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48)参考文献(250)

附录A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263)
附录B城市森林规划基础资料调查清单(267)
附录C第三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长沙宣言(269)
附录D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成都宣言(270)
附录E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广州宣言(271)
图—表—附录来源说明(272)
专业术语中英对照(276)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