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0.11
高一化学试卷
命题人:於海兵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作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准考证号和考试科目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第一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K 39 Al 27 Zn 65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特殊的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在实验室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烧瓶中要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B.温度计的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平齐,不能插入液面
C.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汽的流向相反
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加试剂或采用的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
A.KNO3溶液(NaCl):蒸发结晶、热过滤
B.NaCl固体(Na2CO3固体):加水过滤
C.CO2(HCl):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D.CuSO4溶液(Cu):直接过滤
4、某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
A 2NaOH+H2SO4=Na2SO4+2H2O
B Ba(OH)2+2HCl=BaCl2+2H2O
C Cu(OH)2+2HNO3=Cu(NO3)2+2H2O
D KOH+HCl=KCl+H2O
6、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
A.一定有SO42- B.可能有SO42- 或Ag+ C.一定无Ag+ D.还可能有CO32-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H+ Na+ CO32- Cl- B.Ba2+ Na+ Cl- SO42-
C.K+ HCO3- SO42- OH- D.Ag+ Al3+ NO3- H+
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78 g Na2O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Na+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的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48 g 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可能为2.5NA
D.2.7 g金属铝与足量的烧碱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CO32- + 2H+ = H2O + 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 SO42-+ Ba2+ = BaSO4↓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金属钠 2Na+Cu2+=2Na ++ Cu
D.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 Ag+ + Cl- == AgCl↓
10、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每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因为新鲜的蔬菜或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由此推断维生素c的作用是 ( )
A.作还原剂 B.作氧化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1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
的容积分别是a. CO2,100 mL;b. O2,200 mL;c. N2,400 mL;d. CH4,600 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B. C. D.
12、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
A.F2 + H2O (生成F2和HF) B.Na + H2O
C.NaH + H2O(生成H2和NaOH) D.Na2O2 + H2O
13、在2L溶质为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
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1 mol/L B.0.5 mol/L C.0.15 mol/L D.0.25mol/L
14、将100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全部加入到100mL1.0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过滤、干燥,最终得到纯净、干燥的沉淀3.9g,则该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
A.1.5mol/L B.1.75mol/L C.2.25mol/L D.3.5mol/L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二卷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5.(12分)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
过滤时: ;
蒸发时: 。
(2)15克A物质和10.5克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克C物质、1.8克D物质和0.3molE物质,则E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某溶液V L,其溶质质量分数为ω,溶液密度为ρ g/mL,且该溶液溶质摩尔质量为M g/mol,则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4)取两份足量的铝片,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烧碱溶液完全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盐酸、烧碱溶液的体积比为: 。
16.(8分)有三瓶标签脱落的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请你帮助实验老师设计方案(两次操作)鉴别它们,以便贴上标签。
操作步骤(1): ;
现象及结论: ;
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操作步骤(2): ;
现象及结论: ;
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通过量CO2 |
通过量NH3
|
C
|
乙
|
NaOH溶液
|
A
|
+B
|
甲
|
NaOH溶液
|
HCl溶液
|
乙
|
丁
|
丙
|
戊
|
17.(10分)由1~18号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换关系,甲是工业上制取A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甲 、乙 、丁 ;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任一种主要用途: ;
(3)写出丁与过量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18.(10分)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⑴甲:量取20ml 18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将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 ;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
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⑵乙:用100ml量筒量取20ml浓硫酸,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到100ml刻度线,搅拌均匀。
你认为甲乙两人的方法是否正确? ;
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6分)将6.50g锌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6.50g锌的物质的量;
(2)所用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反应中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0.(12分)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实验过程中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500mL,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样品质量/g
|
沉淀质量/g
|
1
|
17.16
|
27.58
|
2
|
25.74
|
|
3
|
34.32
|
55.16
|
4
|
42.90
|
55.16
|
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质量是多少,将结果填入表格空白处。
(2)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第2次实验样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