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我们的作者

乔治·奥威尔

时间:2012-11-06 14:28:58    来源:http://www.njupco.com     作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其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而根据2007年9月4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资料,因被怀疑是共产主义者的关系,奥威尔被军情五处和伦敦警察厅特别科自1929年起一直严密监视至1950年逝世。

  奥威尔认为作家的写作有四大动机:“自我表现的欲望;唯美的思想和热情;历史方面的冲动(希望还事物以本来面目);政治上所作的努力(希望把世界推往一定的方向,帮助别人树立人们要努力争取的到底是哪一种社会的想法)。”他曾说:“我之所以写一部书,并不是要加工一部艺术品,而是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但是,如果这不能同时也成为一次审美的活动,我是不会写的。”“我的工作,是将自己根深蒂固的好恶感与时代强加给我们所有人身上那些基本上是大众的、非个体的活动相调合。回头看看我的全部作品,我看到在我缺乏政治目的时,写出来的书总无例外地没有生气,蜕化成华而不实的段落、无意义的句子和装饰性形容词,而且总的说来,是自欺欺人之作。”(出自《我为何而写作》)

  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异端。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动物庄园》与《一九八四》都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中震颤。他将悲喜剧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极大的张力。

  英国人生性拘谨,但英国的讽刺文学却一枝独秀,自乔叟以下,斯威夫特、狄更斯、查米亚丁,代有才人,各领风骚。奥威尔的卓异之处就在于,并非仅仅用小说来影射个别的人与政权,而是直接揭露语言的堕落。在奥威尔眼里,语言是掩盖真实的幕布,粉饰现实的工具,蛊惑民心的艺术。他坚信,“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 他因作品中的深刻思想,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2]

  奥威尔年谱

  1903年,乔治·奥威尔生于英属印度彭加尔省(孟加拉邦)摩坦赫利(莫蒂哈里)一个政府下级官员的家庭,父亲供职于印度总督府鸦片局,家境并不宽裕,奥威尔自称家庭属于“上层中产阶级偏下,即没有钱的中产家庭”。

  1904年,随母亲回英国定居。

  1905年,除了父亲仍任职于印度总督府的鸦片局外,全家返回英国牛津的亨利。

  1911年,由于无力就读贵族学校,奥威尔只能进入一个二流的私立寄宿学校圣·塞浦里安预备学校,寄宿学校带有许多极权主义社会的特点,鞭子教育、等级制、恃强凌弱、规范化、反智等等。学校生活对他日后的性格有极大影响。

  1914年,11岁的奥威尔首次在地方报纸上发表一篇诗作《醒来吧,英国的小伙子们》。

  1917年,奥威尔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奖学金,进入英国最著名的中学——伊顿公学,但他穷学生的背景使他备受歧视。早年的经历对他同情社会底层,呼唤平等和人性解放思想的形成和对极权主义的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921年,从伊顿公学毕业的奥威尔,由于成绩平庸,无法申请牛津或剑桥奖学金,家庭经济状况无力供他升学,只得投考公务员,加入了英国在缅甸的殖民警察,服役五年。做为英籍警官,他享有很多特权,能够近距离观察审判、笞刑、监禁和绞死囚犯,这一阶段的经历让他细致地观察到了人性中残暴的一面;对西方地殖民主义政策产生了反思;更进一步地认识了极权主义。在缅甸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殖民主义罪恶的一面,并因此离开了殖民警察部队。

  1927年,离开公职的奥威尔回到英国,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流浪生活,在这四年里他辗转英国本岛和欧洲大陆,深入社会底层,先后做过酒店洗碗工、教师、书店店员和码头工人,但他的上层社会身份和在伊顿公学形成的贵族口音使他很难被底层社会真正接纳。不过这一段时期的经历仍然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整体对于个人的压力和普遍的社会不公并且最终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奥威尔自己曾经提到“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增强了我天生对权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存在”。

  1928年,开始写作生涯。为搜集素材,在巴黎和伦敦深入底层过穷苦生活。曾在巴黎的一家豪华旅馆做厨房帮工,又到英国肯特郡当农业帮工。这些生活经验后被写入《巴黎伦敦落魄记》

  1929年,退休金遭窃,在俄国饭馆做事,并请伦敦朋友找寻工作。

  1930年,回到伦敦。在坎特郡作采摘忽布(一种香料)的工作、家庭教师、或书店店员,不断转职。

  1933年,以乔治·奥威尔的笔名发表处女作《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4年,以缅甸经验为题材的小说,《缅甸风云》(Burmese Days)在纽约出版,在此之前,没有一家英国出版商愿意接受书稿。

  1935年,小说《牧师的女儿》(A Clergyman’s Daughter),由高兰兹出版社出版。几个月后,《缅甸风云》终于推出英国版,是由高兰兹出版社出版的。

\

  奥威尔和他的养子

  [3]1936年,小说《让叶兰在风中飞舞》(Keep the Aspidistra Flying)出版。受到当时评论家康普腾·马肯吉注目。为雅德尔菲等杂志撰稿。 受比克托尔·高兰兹之托,在一月去北部的谢菲尔德、曼彻斯特、里斯、威根等煤矿工业都市,观察不景气下的工人生活、失业情况。六月,与艾琳·奥修兰西结婚,离开伦敦,移居哈佛郡,写作兼营杂货店。七月,西班牙内战爆发。 年底与妻子艾琳一起去西班牙参加保卫共和国的国际志愿军。

  1937年,《去维冈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出版。六月在前线受伤,喉部中弹,回英国休养。

  1938年,出版《向加泰罗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该书报道西班牙内战,特别是国际志愿军内部左翼各派的相互争斗。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多次报名参军,皆因体检不合格遭拒。后参加国内警卫队。战前写的《上来透口气》出版。

  1941年,为英国广播公司主持对印度广播。

  1943年,任工党刊物《论坛》的文学编辑,并写专栏《随我高兴》。十一月起开始写《动物农场》(Animal Farm)。

  1945年,战时后期任《观察家报》驻欧战地记者。艾琳病死,其实奥威尔尚在德国采访。《动物农场》出版,由于版税收入颇丰,生活开始宽裕,迁至苏格兰西海岸一岛上生活,继续为《论坛》及其他报刊写稿,并开始写《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

  1948年,《一九八四》竣稿,书名只是把该年“四八”颠倒过来成为“八四”。健康状况恶化。

  1949年,与索尼娅·布劳纳尔结婚。《一九八四》出版。

  1950年,一月患肺病去世,年仅46岁。

  参加西班牙内战

  1936年十二月,在塞克出版社支援下,赴巴塞罗那,报道西班牙内战。后加入统一工党市民军。在经历了社会底层的生活之后,奥威尔成为几千名国际志愿者中的一员参加了由西班牙共产党领导的共和军,支援反佛朗哥的西班牙内战。几个月之后,因为喉部中弹而不得不回国修养。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看到了由共产国际领导的国际纵队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清洗。接纳了奥威尔的巴塞罗那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被共产国际认定为托派组织,斯大林下令消灭马统工党,把政治警察特务、搜捕异端及清洗专家和军事指导员一起派至西班牙,在共和军中建立恐怖统治。奥威尔夫妇被目为“狂热的托派分子”,当然受到严密的监控。他的妻子爱琳的房间受到西班牙共产党的搜查,他保存的一批资料也被抄走。更为可怕的是,在共和军内部,受伤的马统工党党员仍然遭到逮捕,甚至连孩子和被截肢的人也不放过,包括奥威尔本人也在撤退到巴塞罗那之后还遭受到共和军的追杀。权力与支配无所不在,不容存在任何个人意志的斯大林式极权主义反而使奥威尔更加坚定了对社会主义,或者确切的讲民主社会主义的信念。奥威尔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西班牙内战和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间发生的事件改变了态势,此后我就知道我的立场如何。一九三六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

  乔治·奥威尔在BBC工作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后,奥威尔受雇于BBC从事有关战争的报道,1944年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奥威尔写成了《动物庄园》一书,这本书成为奥威尔个人写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他的文字从单纯地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转向了捍卫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在1947年他为《动物庄园》乌克兰语版的绪言中写道:“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确信,如果我们想使社会主义运动恢复生机,就必须得摧毁俄国神话。”此书早在1944年即写成,但遭到四家出版社拒绝,直到冷战来临。

  1948年奥威尔写成了他的传世名著《一九八四》。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达到顶峰的可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思想自由是一种死罪,独立自主的个人被消灭干净,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受到严密的控制,掌握权力的人们以追逐权力为终极目标并对权力顶礼膜拜。《一九八四》出版之后奥威尔在给朋友的信中曾经提到过他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我并不相信我在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必定会到来,但是,我相信某些与其相似的事情可能会发生。还相信,极权主义思想已经在每一个地方的知识分子心中扎下了根,我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

  《一九八四》耗尽了奥威尔的全部精力,在1949年该书出版后不久,1950年一月,奥威尔因肺结核去世。[5]

  1931 《行刑》(A Hanging)

  1933 《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I In Paris And London)

  1934 《在缅甸的日子》(Burmese Days)

  1935 《牧师的女儿》(A Clergyman’s Daughter)

  1936 《让叶兰在风中飞舞》(Keep The Aspidistra Flying)

  1938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

  1939 《上来透口气》(Coming Up For Air)

  1940 《鲸鱼之中》(Inside the Whale)

  1941 《狮子与独角兽》(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Socialism and the English Genius)

  1945 《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Notes on Nationalism)、《动物庄园》(Animal Farm)

  1946 《穷人之死》(How the Poor Die)

  1949 《甘地的思考》(Reflections on Gandhi)

  1950 《猎象》(Shooting An Elephant)、《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6]

  《动物庄园》

  这是一篇政治寓言小说,以隐喻的形式写革命的发生以及革命的被背叛,自然还有革命的残酷。

  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它们建立起一个自己管理自已的家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两只领头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猪们逐渐侵占了其他动物的劳动成果,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招致血腥的清洗;统治者需要迫使猪与人结成同盟,建立起独裁专制;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回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7]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语”-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幕”( telescreen )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 (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护秩序,真理部负责文化和教育,富裕部负责经济。按照新语,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窜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8]

  奥威尔以锐目观察,批判以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为首、掩盖在社会主义名义

\

  乔治·奥威尔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下的极权主义,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小说中对极权主义政权的预言在之后的五十年中也不断地为历史印证,所以两部作品堪称世界文坛政治讽喻小说的经典之作,他因此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但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界。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新话”、“双重思想”等词汇,皆已收入英语词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欧威尔主义”、“奥威尔式的”等新词,甚至成为日常通用语汇,可见奥威尔和其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巨大影响。

  《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有评论家如此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上一条: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下一条:陈鹤琴